4月的冉李村綠意盎然。
慶陽網訊(慶陽融媒記者 俄少飛 通訊員 程娟娟 )一村之美,始于文明,成于治理。西峰區(qū)顯勝鄉(xiāng)冉李村柳枝輕拂,柏油村道寬闊整潔,農家小院錯落有致,互助幸福院飯菜飄香,手工作坊笑語盈盈,田間地頭春耕正忙……近年來,冉李村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基層治理的“紅色引擎”,以“強組織、促發(fā)展、聚民心”為主線,創(chuàng)新“黨建引領+”治理模式,推動基層治理從“點上開花”向“全域提升”跨越。
老人和孩子們在村部前的廣場上鍛煉、玩耍。
“一老一小”的幸福生活
“開飯嘍——”上午九點,冉李村互助幸福院里飄出陣陣飯香。十多位老人圍坐桌前,金黃的米粥、鮮嫩的時蔬、松軟的手工饃,一餐熱飯驅散了獨居的冷清?!白詮挠辛诵腋T?,吃飯有人管,飯后還能下棋聊天,日子越過越舒心?!贝迕裥熘伊x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。
在互助幸福院里,熱氣騰騰的午餐出鍋。
冉李村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下的“一老一少”關愛服務,下實手解決獨居老人用餐難、留守兒童假期無人照管等問題。2022年6月,村“兩委”將廢棄校舍改建成互助幸福院,免費為留守老人提供餐飲、文娛等服務;同年10月,利用黨群服務中心打造“愛心互助學堂”,為78名中小學生提供課業(yè)輔導和情感陪伴。如今,“一院一堂”已成為冉李村“老有所養(yǎng)、幼有所育”的暖心品牌。
孤寡老人們一起在互助幸福院里吃飯。
村民在娛樂室里比拼棋藝。
“小手藝”巧變致富“金鑰匙”
“家人們看這款手工籃,天然藤編,結實又環(huán)保!”在冉李村農文旅融合直播基地,十多名婦女手指翻飛,藤條在巧手下化作精巧的花籃、果盤。村黨總支書記王艷艷一邊和村上婦女一起藤編果盤,一邊和村干部對著手機鏡頭,向網友們推介這些飽含著鄉(xiāng)村韻味的手工藝品。
乘著農文旅融合發(fā)展的東風,2024年11月,冉李村成立了“織夢田園”手工藝工作室,通過“網絡直播+手工編織”模式,將鄉(xiāng)村文創(chuàng)產品銷往全國。短短半年,藤編產品創(chuàng)收1萬余元,50余名留守婦女實現(xiàn)家門口就業(yè)?!按蠹肄r閑時就聚在一起手工藤編,農忙時把材料帶回家做,還能掙一些零花錢?!贝迕颀R劍明說。
村里的婦女們聚在一起藤編花籃、果盤,并通過直播推銷。
愛心理發(fā)屋不時有老人前來。
冉李村地處塬邊咀梢,過去農業(yè)技術落后,產業(yè)薄弱,近年來,村“兩委”大力發(fā)展特色產業(yè),通過引進龍頭企業(yè)、鼓勵返鄉(xiāng)青年、退伍軍人回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,形成了種植、養(yǎng)殖、旅游文創(chuàng)等多產業(yè)協(xié)同發(fā)展的良好格局,帶動周邊村民務工4000多人次,年總收入超百萬元。
村民在大棚里栽植甜瓜苗。
村民在管護大棚櫻桃。
人在“網”中走 事在“格”中辦
春日的“說和亭”里,村組干部與村民代表正熱議村莊綠化方案。“花卉品種要統(tǒng)一,栽種得整齊才好看!”“我認為要統(tǒng)一購買花種,美觀又整齊?!贝迕衲阋谎晕乙徽Z,半小時便敲定了實施計劃。這樣的民主議事場景,在冉李村已成常態(tài)。
“我們鼓勵村民參與基層治理,讓村民自己選會長、定民約,做好事、破陋習,積極參與鄉(xiāng)村重大事項商議決策,讓‘替民做主’變?yōu)椤迕褡灾巍?,激活鄉(xiāng)村基層治理的動能”。王艷艷說。
冉李村將村部院落休息亭改造為人大代表“說和亭”,打造群眾說事、鄉(xiāng)賢議事、代表評事、干部辦事的治理平臺,推動群眾廣泛參與鄉(xiāng)村治理,暢通民意表達渠道,助力解決民生關切,打通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村組干部與村民代表在說和亭中討論村莊綠化方案。
村上的網格員走家串戶,開展政策宣傳、矛盾調解等服務。
“群眾有矛盾,我們上網調解,群眾有啥不懂的政策,我們上門宣傳解讀,做到人在‘網’中走,事在‘格’中辦,為基層治理注入持久活力?!贝逦瘯敝魅问┙鸾鸾榻B,冉李村構建“鄉(xiāng)村組三級網格”體系,推行“網格+黨建+調解”機制,選配12名紅色網格員常態(tài)化開展政策宣傳、矛盾調解等服務,通過走家串戶,講解惠農政策、調解鄰里糾紛、法治宣傳引導,讓群眾形成“辦事依法、遇事找法”的法治思維和行為規(guī)范。這幾年,村里矛盾糾紛逐年減少,先后被評為“全國法治文明示范村”和“省級文明村”。